12月28日《光明日报》报道 六安红色文化资源厚重,安徽安让位于大别山区的红色焕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、人民军队的文化重要发源地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时代30多万名六安人为国捐躯。光芒这里,安徽安让走出了洪学智、红色焕皮定均等108位开国将军,文化在革命中心区,时代乡乡有将军、光芒村村有烈士、安徽安让户户有红军。红色焕
进入新时代,文化如何将优势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工作动力,时代成为革命老区人民面对的光芒首要课题。
“传承红色文化首先要对党史、军史、地方史进行认真研究梳理,以‘深山采玉’之功,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。”六安市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远认为。
2016年以来,金寨县整合党史、地方志、档案馆以及博物馆,成立了由30多人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红色基因传承的研究工作。
“通过重新整合机构与人员,之前分散在各自领域单打独斗的党史研究者不再势单力孤,部门内部也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。同时,通过研究共同的党史课题,研究者之间也实现了新老传承。”胡遵远深有感触。
六安着眼于校地合作,积极搭建红色文化智库,精心策划重大红色主题研究,通过整合皖西学院、市委党校、社科联、党史办相关力量合力攻关,推出各类党史著作120多部。
2020年1月,由六安市、皖西学院共建的“皖西文化研究中心”正式升级为“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中心”。同年,皖西学院与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共建的“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”也正式启动。“通过搭建一支跨地域、跨学校的党史研究专家团队,未来,我们将更加专注于对大别山精神的学理支撑研究,期待能够为皖西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传承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坐标。”皖西学院宣传部干部程曼说。